為什麼要研究外太空?太空科學的目的在於哪裡?
相信許多人都有此疑問,我們付出的稅金研究超越生活外的一切知識,目的在於哪裡。

(圖片引用自博客來)

  有這問題的,最好閱讀本書。本書和其他兩本差不多,都是科普教育,由作者在其他書中的精選文章收錄其中,但本書對太空科普介紹的較多一些。

  就如在地球上的我們,想找尋其他的智慧生命體,雖然許多科幻小說家都在他星球的智慧生命和地球上的我們做接觸。但事實上截至目前我們依然還是無法找尋到其他的智慧生命體。
  這題材在「星際迷航」的電影、電視劇集發揮的淋漓盡致,但我們不得不迴歸現實,在整個太空可能只有我們,但真是這樣嗎?目前我們不得而知,這解答便是身在地球上的我們需要持續研究的事情。

  就如同作者談到,目前的宇宙學說為大爆炸,最初由銀河系經歷了一場大爆炸後,慢慢擴散開來,根據作家估算銀河系恆星數目為一千四百億,類似太陽的恆星數目為一百四十億,位於銀河系外圍類似太陽的恆星數目為十四億,銀河系適合的行星系統總數為十億,銀河系像地球的行星總數為一億,銀河系有生命的行星總數為九千五百萬,銀河系合適的外星文明數目為四千七百五十萬,銀河系先進長存的外星文明數目為五十。

  但是,五十個種子在哪,我們卻不得而知,原因在於我們目前進入外太空的能力還無法達到像汽、機車一般,隨駕隨行,來去自如。
  到月球要幾天的時間,最近的木星要三個月之久(因為它值得研究),所有我們能看到的星體,對於地球都非常遙遠,那都是幾億光年的距離,這便是我們需要持續研究科學的原因所在。

  其中絕大的原因在於人口持續的爆炸,資源日漸短缺,未來狀態只有持續惡化,就如現今節能減碳一般,但是人類卻無法改善問題,因為人類的存在本身就是「消耗」。
  就如百年前,人類的壽命只有至今的一半,三十至四十年便是老人,於是十多歲結婚,共組家庭的時間不過也是短短的十多年,相處還不致於厭煩。

  但在某位偉大的科學家發表了微生物學,讓此一學說問世,經過其後的科學家順勢研究,進而大大提高人類壽命,短短數十年後,人類壽命增加了一倍之多,這學說也間接讓人口暴增,由於活著時間增長,人口數順勢而上,這都拜科學所賜。附帶一提的,據作者所述,微生物學說的問世,才促成現在醫學的飛躍成長。


所以要阻止科學發展嗎?
相信是不太可能的事情,科技源自於科學,科學源自於人性的好奇。

站在巨人的肩膀看世界,推動了時代的演化成長。
這更帶動了世界的運作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平凡舍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