銀行,無情嗎?冷血嗎?
「晴天借傘,雨天收傘」是銀行一貫的作風,因為一切「數字」皆是為了反應「成本」。
(圖片引用自博客來)
其實本書算蠻熱血的,記得開始接觸日本經濟小說《洗錢》以來,持續的一直購買該系列的書籍,雖然對該書沒有很濃厚的興趣,但,翻閱的時候,還是被主角竹內的熱血感染了,一本書就這麼不自覺的翻閱完了。
雖然這種情形不多見,就像在該系列的《銀行駭客》,為了阻止銀行高層的壞血,兩男一女的團隊為了銀行的正義與使命感,不惜和高層對抗。
本書主角竹內,擔任銀行的審計部,主要審核該銀行接洽的投資案,審查有沒有不合理的地方。但在故事之初,他的好友意外死亡,讓他不由得思考,為了這個冷血的銀行,工作的意義何在?
以前的銀行文化,是這麼的附有人情味,但,現在卻只剩下冰冷,甚至到冷血的地步。高層為了合併,特別設立一個「人才能力開發室」,被調到那裡的人,只有終日無所事事,本來活潑開朗的人,到那裡也只是一副空殼罷了,或者應該說是還活著的死人。
他的好友岡村,本來是擔任大藏省聯絡人的資深幹部,在過去風光一時,隨著對銀行貢獻度降低,被無情的冷落,打入「人才能力開發室」,或許該說是「強制收容所」,飽受折磨,落得意外死亡!但,到底是意外,還是自殺或者他殺呢?無人得知。
不過唯一值得讚賞的是,為了調查這一切,竹內挺身而出,不惜對抗高層,結果意外揪出銀行的毒瘤,甚至深陷危機。
看完,不由得內心又抽痛了一下,或許這就是銀行永不見光的祕密吧!
在股票市場涉入愈久,對所有的新聞真偽,實在查無可查,甚至根本無法得知,這消息是不是可靠,是不是真實。
就連財報,許多專家說,「看懂財報,才是投資唯一的保障。」但,這年頭,財報都有可能造假,看財報真的有用嗎?
雖然舍長不是待在銀行工作,但在過往的每一家公司,每個企業主到過年前,無非想盡辦法的修改財報,企圖粉飾帳目,財報真的能反應一切嗎?
老實說,直到現在,還是保持高度的懷疑,甚至新聞亦也一樣。記得2007-2008年的雅欣事件,不只台灣人,就連外資也被徹底的欺騙了。許多說外資操作高竿,到底高竿在哪裡,我也不得而知。更何況據《貨幣戰爭》所描述的,
世界銀行基本上就是一個很虛構的銀行!
- Mar 28 Sun 2010 06:00
書名:『無情銀行』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