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『創業』,是大多數人心中的夢想。(因為在台灣,自古以來都喜歡自己當老闆。對,因為聽到老闆兩個字,會很爽......)
前不久參加了一個聚會,有位朋友提到說:「創業第一個想到的是免稅。」這是一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。
(對於提出問題的朋友,請不要太過在意,因為這僅僅是一篇文章而已......)
不過當時聽完後,我只感到無言以對。是的,如果在想創業時,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樣的問題,那一定無法創業,爾後就算有幸創業了,也一定賺不了大錢。事實就是這麼殘酷......
記得當時他提到,有很多方式可以逃稅來達到免稅的目的,例如:網拍,擺攤等等的。這點並沒有錯,不過如果想賺大錢,上述的兩項,就不太可能。
因為想賺大錢,就非得設立公司,這時納稅自然是躲不掉的。所以我相信這位朋友如果還拘限在這個問題中,大概一輩子都無法創業,更別提賺大錢了。
想想看,就連買賣股票都要繳稅了,如果我還拘限在免稅的話,那股票市場這塊,我就註定一定要放棄。
經營一盤生意,目的就是「賺錢」。這是很現實的問題,它並沒有錯。
「稅」,是國家的基礎,想在國度中做生意,自然是要付給國家稅金。這點也沒什麼錯誤。
不過,創業初期任何事物都沒有一定的基礎,稅無疑是一項負擔。但是,稅是一定要繳的,不過卻有多與少的差別。ㄝ~~忘記了嗎?
俗話說:「上有政策,下有對策」,就是創業必須擁有的觀念。
或許像他說的網拍是可以不用繳稅,但是當你網拍生意做到某種程度,需要擴大經營時,你需不需要繳稅呢?
擺攤也不需要繳稅,但是當你想更上一層樓的經營時,需不需要店面,需不需要設立公司,這時需不需要繳稅呢?
這就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。不想繳稅,生意必定限制在當時的格局,無法更上一層樓,賺的錢當然也是一樣。所以想創業的話,免稅是最不用去思考的問題。我舉個例子好了:
假如初期的生意成本是10,而賺的錢是100,實質淨利90。沒有稅金負擔。
幾年下來,任憑你多麼努力,生意規模最多就只能成長到十倍大,這已經是你的極限。當你想更上一層樓,你需要設立公司。
公司設立後,生意成本是5000,而賺的錢50000,稅金一成5000,實質淨利40000。這時生意格局就變大了,賺錢的淨利也增加好幾倍。
但,如果不設立公司的狀態下,繼續做這盤生意,十倍的極限,最多成本就是到100,賺得錢就是1000,實質淨利900,這就是免稅最大的規模。
所以『稅』,顯然不是創業最需要考慮的問題。
記得,我以前有位老闆也是這樣想的,他很在意稅金問題,每每總是想盡辦法的避稅,所以他不是設立「股份有限公司」,而是設立「企業社」,企業社不太需要大成本,相對的營業利益也會低很多。就這樣十年過去了,每當我下班回家時,有時會路過這家公司門口,這位老闆依然只有這丁點的格局。
這叫做什麼?數十年保持原狀,沒有進步,這就代表了,『不進則退』。所以我當初離開是很正常的。
反觀我現在的老闆,如果當初有這樣的想法,他如何能從一家十人的小公司,成長到現在突破百人的中型公司呢?
十人公司的淨利可能只有數百萬,但百人公司的淨利卻是數千萬,兩者長期發展下去,帶來的是會有顯著的差異,是不一樣的生意格局。所以我現在老闆想的,自然不是『免稅』這個問題。
記得當初網路購物剛剛草創階段,有幾家賣女性服飾的虛擬商家,經營幾年下來也建立起自己的口碑,結果樹大招風的下場就是受到「政府」青睞,政府青睞的結果,納稅自然是必須的,於是這時便開始訂立稅法,對賣家進行課稅,但是我所見到的最終結果,他們也是乖乖繳稅。為什麼?
只因為不繳的話,多年的口碑自然就隨之煙消雲散,重點是這盤生意也消失了,自然就沒有錢可賺;但,如果接受繳稅,生意自然就能繼續下去,還有可能因為受政府青睞後,而知名度大躍升,大大的帶來可觀的獲利。
所以,
創業,最終想不是去思考「免稅」,而是思考『節稅』。
『節稅』才是經營生意的不二法門。
PS:
那創業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?
雖然這問題眾說紛紜,不過從我個人的觀點來看,我想會是「賺錢」。
因為賺錢是經營生意時,第一個所要想到的問題,當然最後想到的還是賺錢。
記得,曾有一位偉人說過:「無法賺錢的企業,是社會沈重的負擔。」
所以啦~~有志創業者,是需要修煉到「眼中充滿著錢」......
前不久參加了一個聚會,有位朋友提到說:「創業第一個想到的是免稅。」這是一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。
(對於提出問題的朋友,請不要太過在意,因為這僅僅是一篇文章而已......)
不過當時聽完後,我只感到無言以對。是的,如果在想創業時,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樣的問題,那一定無法創業,爾後就算有幸創業了,也一定賺不了大錢。事實就是這麼殘酷......
記得當時他提到,有很多方式可以逃稅來達到免稅的目的,例如:網拍,擺攤等等的。這點並沒有錯,不過如果想賺大錢,上述的兩項,就不太可能。
因為想賺大錢,就非得設立公司,這時納稅自然是躲不掉的。所以我相信這位朋友如果還拘限在這個問題中,大概一輩子都無法創業,更別提賺大錢了。
想想看,就連買賣股票都要繳稅了,如果我還拘限在免稅的話,那股票市場這塊,我就註定一定要放棄。
經營一盤生意,目的就是「賺錢」。這是很現實的問題,它並沒有錯。
「稅」,是國家的基礎,想在國度中做生意,自然是要付給國家稅金。這點也沒什麼錯誤。
不過,創業初期任何事物都沒有一定的基礎,稅無疑是一項負擔。但是,稅是一定要繳的,不過卻有多與少的差別。ㄝ~~忘記了嗎?
俗話說:「上有政策,下有對策」,就是創業必須擁有的觀念。
或許像他說的網拍是可以不用繳稅,但是當你網拍生意做到某種程度,需要擴大經營時,你需不需要繳稅呢?
擺攤也不需要繳稅,但是當你想更上一層樓的經營時,需不需要店面,需不需要設立公司,這時需不需要繳稅呢?
這就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。不想繳稅,生意必定限制在當時的格局,無法更上一層樓,賺的錢當然也是一樣。所以想創業的話,免稅是最不用去思考的問題。我舉個例子好了:
假如初期的生意成本是10,而賺的錢是100,實質淨利90。沒有稅金負擔。
幾年下來,任憑你多麼努力,生意規模最多就只能成長到十倍大,這已經是你的極限。當你想更上一層樓,你需要設立公司。
公司設立後,生意成本是5000,而賺的錢50000,稅金一成5000,實質淨利40000。這時生意格局就變大了,賺錢的淨利也增加好幾倍。
但,如果不設立公司的狀態下,繼續做這盤生意,十倍的極限,最多成本就是到100,賺得錢就是1000,實質淨利900,這就是免稅最大的規模。
所以『稅』,顯然不是創業最需要考慮的問題。
記得,我以前有位老闆也是這樣想的,他很在意稅金問題,每每總是想盡辦法的避稅,所以他不是設立「股份有限公司」,而是設立「企業社」,企業社不太需要大成本,相對的營業利益也會低很多。就這樣十年過去了,每當我下班回家時,有時會路過這家公司門口,這位老闆依然只有這丁點的格局。
這叫做什麼?數十年保持原狀,沒有進步,這就代表了,『不進則退』。所以我當初離開是很正常的。
反觀我現在的老闆,如果當初有這樣的想法,他如何能從一家十人的小公司,成長到現在突破百人的中型公司呢?
十人公司的淨利可能只有數百萬,但百人公司的淨利卻是數千萬,兩者長期發展下去,帶來的是會有顯著的差異,是不一樣的生意格局。所以我現在老闆想的,自然不是『免稅』這個問題。
記得當初網路購物剛剛草創階段,有幾家賣女性服飾的虛擬商家,經營幾年下來也建立起自己的口碑,結果樹大招風的下場就是受到「政府」青睞,政府青睞的結果,納稅自然是必須的,於是這時便開始訂立稅法,對賣家進行課稅,但是我所見到的最終結果,他們也是乖乖繳稅。為什麼?
只因為不繳的話,多年的口碑自然就隨之煙消雲散,重點是這盤生意也消失了,自然就沒有錢可賺;但,如果接受繳稅,生意自然就能繼續下去,還有可能因為受政府青睞後,而知名度大躍升,大大的帶來可觀的獲利。
所以,
創業,最終想不是去思考「免稅」,而是思考『節稅』。
『節稅』才是經營生意的不二法門。
PS:
那創業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?
雖然這問題眾說紛紜,不過從我個人的觀點來看,我想會是「賺錢」。
因為賺錢是經營生意時,第一個所要想到的問題,當然最後想到的還是賺錢。
記得,曾有一位偉人說過:「無法賺錢的企業,是社會沈重的負擔。」
所以啦~~有志創業者,是需要修煉到「眼中充滿著錢」......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