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偉大的思想家愛默生曾經說,人是樹,財富是常春藤,常春藤不可能比樹木長得更高。」
無論在任何時代,改變都會帶來痛苦。一旦很明確是朝向正確的方向前進,在走向新時代的路上就必須忍耐。

(圖片引用自博客來)

  近來看了很多幸田真音的作品,實在不得不佩服她對金融的認識,雖然她一直謙虛的說,其實這些都只是因為兒子近來在學習的知識,她在旁聽而已。但能藉由幾點知識就環環相扣的寫出一部作品,這就不是一般人容易做到的事情。
  雖然我也很想寫小說,但始終都會碰觸瓶頸。看小說是很容易,但要化為一部小說,就不是這般容易。或許這就是小說家的想像力吧!!

  這部《傷-銀行崩壞》,就是在述說一些傳統銀行內部的腐敗,為了自身利益,卻任錯誤政策一直延續,完全沒有正視問題的決心,能掩蓋多久就掩蓋多久,除非東窗事發,不然拒絕承認。
  這大概就像是醜聞一般,能閃則閃,除非到無法掩蓋,不然拒絕承認這事實。這讓我想起李慶安雙重國籍事件,就是一種政治的崩壞,想也知道,立委怎麼可能不知道自己有沒有雙重國籍,只是沒有直接的證據,自然就拒絕承認,縱使到現在,她還是避重就輕。

  故事一開始由一位百年老字號的銀行,其中一位海外派駐員工(明石)自殺拉開序幕,然而在自殺的前一天,在紐約還和他多年的好友(芹澤)相遇,一點都沒有自殺的念頭。
  這位好友在最後得知此事時,內心其不願意相信這件事實,於是展開了一連串的追查,意外牽連到(明石)的外遇對象(州波),然而(芹澤)一直認為(州波)是害死(明石)的兇手。藉由這一連串的誤會,(芹澤)懷抱恨意的開始追查(明石)的死因。
  意外發現,原來追查(明石)死因的不是只有他一位,(州波)也是為了緝凶而投入追查的人,終於在這樣的緣份下,這兩個人因為死者的關係轉變為夥伴,要讓幕後的兇手繩之以法。

傷,有許多種,但每一種都是令人難過悲哀,甚至窒息!

  對照台灣,亦也差不了多少,政府企圖不希望銀行倒閉,保護銀行,卻必須投入更多的資源,才能拯救。這種行為就類似保護少數文化一般,明明少數語言已經無法順應時事,卻還強硬的希望它能延續下去。結果投入的資源難以估計。說真的,這就是一種本末倒置的作法,實在很難令人苟同。

雖然是經濟小說,但一樣能朝多面相的思考,這就是讀書最大的功用。


書是一個工具,錢一樣也是一個工具。
使用它,駕馭它,才能創造更好的未來!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平凡舍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