舍論-立體派風格111.jpg  

 

閱讀的過程,也代表一個人求知若渴的程度。

 

  日前在臉書上蹦出一個對話框,是一位不認識的朋友L男,他忽然說很感謝我,那刻我不知所措,細想「我幫過他什麼?」事後聊起來發現,原來他是透過部落格閱讀「舍論」,經他這麼一說,還是頗為訝異的,當然這是好事,我也很感動,畢竟還沒人這麼說過,何況還提到他不只翻閱一次,這讓我感到無比欣慰,我想這是寫部落格的人內心都會有的期望吧。

  那晚我們聊了很多,看著他的個人檔案,發現到他小我七歲,這時不經想起七年前,對我來說,他彷彿就是七年前的我。那時我就像個迷途的孩子,對未來充滿了茫然,更應該說是黑暗吧,說夢想、理想什麼的,我更是連想都不敢想。

 

  一切都始於七年前起手閱讀,隔年開始寫部落格,不知不覺,竟然也寫了這麼久。其中我想最大的收穫除了認識幾位同道朋友外,就是自己的思想改造。不過真正要說開啟思考的那一刻,應當是在於讀了「奸的好人」這套書,至於作者我相信有讀過的應該都耳熟能詳了,這裡就不多提了。

  提提那套書,在沒遇到之前,閱讀簡直可以說是不得要領,僅能算是把書讀過一遍,之後吸收到什麼?我也不得而知,總之那時閱讀的效率只能以「惡劣」來形容,更莫說要運用其中的智慧。然而這套書卻很簡單明瞭的說明了這一切,就目前來看,這套書所寫的非常寫實白話,可以一目了然。兩位作者所講的都是很直接的運用技術,很踏實的觀念,待人接物的實際方法,處理事情的技術,這套書可以說講解的非常精湛,當然對於大腦的活用也是由這套書而開啟的,這點我是不能否認的事實。

 

  前幾天在馬總統的治國週記上,是和世界麵包大賽冠軍吳寶春先生的會談,他最後結語是:「永不放棄,莫忘初衷,冠軍只是當下,學習才是永遠的。」對於整個會談可以說非常輕描淡寫的道出他人生的經歷,他也很輕描淡寫的提到「閱讀」是多麼的重要。

  「奸的好人」系列的兩位作者其實也在書中強調閱讀的重要,但是他們也是很輕描淡寫的提到,如果知識不加以深入,那說真的,其實也沒什麼作用。這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,閱讀實在不是一蹴可幾的,是需要時間的淬鍊,是極需耗時的過程,誠如各位所見,我們都知道閱讀的重要,但真正做到,或是有在進行的卻沒有幾位,因為知易行難。

 

  曾經我在讀了「奸的好人」這套書後,害怕與人分享,害怕讓人知道有讀這套書,害怕別人學會了對我不利,雖然作者也在書中提到「不要以為暗藏著就沒人知道,搞不好對方也已經讀的滾瓜爛熟」,但我還是不否認,這是「弱者」會有的心態問題,是失敗者才有的想法,不能免除的當時我也有。

  幾年之後當我遇上「天下無謀」這套書時,忽然覺得「奸的好人」這套書其實並沒有多艱深,如果形容的話,我想是不應該把這兩者混為一談。前者是屬於整體上的謀略規劃,是以人生為前提的謀略,而後者則是一種實際運用的手段,那是講求最直接有效的策略,所以兩者是不能相提並論的。

  但我不得不說,要是沒有讀過「奸的好人」這套書,直接讀「天下無謀」這套可能有阻礙,更有絕大的可能會一知半解,會有看沒有懂。因為道理顯而易見,閱讀是循序漸進的,直接讀艱深的文學,想要在短時間理解是非常困難的。畢竟前者是比較白話的,而後者卻是文言文,雖然以字數來說,後者是比較少的,但實際上要弄懂到全理解程度是很難有效率的。

 

  曾經我在讀「奸的好人」時,裡面提到東、西方的兩位哲學家,東方是韓非子,西方則是亞當.史密斯,那時我還未能理解為什麼會提到這兩位,直到今日我讀了《國富論》《韓非子(正在讀)》,我才發現這兩套都是講求「實際」,國富論所講求的是專業分工,要分工到一種非常細膩的程度,這點是不談感情的,在國家富強的大前提下,感情是微不足道的。

  而《韓非子》這部呢?同樣也是如此,韓非是集法家大成之人,他所講求的是法度,只有法度才能為國家帶來富強而穩定,一切以「法」為根本。就如其中提到當出現「饑荒」時,國家要不要開糧救濟,韓非主張是不能因為這樣就開糧,這樣對於勞動的人是不公平的,因為開糧救濟饑荒等於是把糧食送給不勞而穫的人,那對於「法」長遠來說是一種危害。所以他也是不講情感的,在國家大法前情感是微不足道的,任何有傷國法的行為一概不准。

 

  這並不能說是錯,雖然在現在來看有點不通情理,然而「奸的好人」兩位作者基本上也是站在這樣的立足點寫下這套書,他們所講求的也是實際的作為,是要有效的策略,畢竟無效的策略是沒有意義的,就像失敗了,安慰自己說「盡力了」,那同樣是沒有意義的。

  所以大多數人閱讀,幾乎會倒著讀,由淺而深,再由深而淺,所以目前我算是一直往經典閱讀,實在不是我願意的,但我想大多數資深閱讀者幾乎都是這樣的相同途徑,這個我想就是一種推論是的思考技術,有點像是偵探似的推導方式,由線索慢慢去推敲出犯人的思路,進而破案。(不過這就到此為止,以後有機會再談)

 

  其後我在讀「天下無謀」時,這套在裡面同樣提到的也是「實際」作為,君子與小人間的矛盾,在古代封建社會,君子為官總是不通達理與皇帝對著幹,最後什麼事都辦不成,反而不是被降職,就是人頭落地,這麼做有什麼意義呢?然而小人卻不同,他們能屈能伸,懂得左右逢迎,婀娜奉承,所以在皇帝面前仕途蒸蒸日上,財運亨通,可想而知,他們雖然幹盡壞事,但是卻得到非常優渥的生活,生活可以極為奢侈。

  這樣的結果,不就和我們兒時所學的道德學說有大大的出路。兒時總是教導我們要當君子,莫做壞事,但在古代的血淋淋的歷史卻傳達出,「壞事可以達顯,好事卻得清貧」,顯然理論與實際有極大的落差。

 

  當我從「奸的好人」讀到「天下無謀」,所談的都是實際作為,實際有多麼重要?直到我遇到老師時,從他身上更看到實際的重要性,他很鮮少有虛幻的想法,他的想法都是以實際為優先考量,畢竟事情做的出來最為重要。就如公司經營上,賺錢當然是主要,不能賺錢如何生存?如何永續經營?這都是血淋淋牽連著,所以實際比什麼都重要。

  不過話雖這麼說,但在他的立場來看,認為是可行的辦法,然而對底下人而言,卻變得遙不可及,一切是不可行的,為什麼會這樣?我想這也傳達出一個思想的落差。畢竟他手握的資源比較多,由他的角度出發來思考,很多事情是可以達成的,然而底下人畢竟沒有這麼多資源,所以由下人的角度來思考,那種方向馬上就打死結了,之後事情大多會被認為很虛幻。

 

  但最後我不得不說,當讀完這篇文章後,可能會產生只要讀「奸的好人」與「天下無謀」那就足以應付所有問題的錯覺。閱讀是永無止盡的,人生不是只有讀這幾本書就足夠,就能讓你一勞永逸,讓你不費吹灰之力得到想要的事物,這是天方夜譚......

  誠如各位所見,我的思想中心也是建立在「實際」的顯學上,踏實的閱讀,踏實的生活,才能有真實的人生。閱讀如果只是為了「愉悅」,那是沒有意義的,知識的力量之所以強悍,也是建立在實際之上,有效的運用知識,那才是閱讀最大的收穫,人生最大的財富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平凡舍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