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不久,忽然有人在回應中提到了一個『質』與『量』問題。所以在此就詢問一下各位以下兩個問題:
各位認為在這世界上是『先有質才有量』,還是『先有量才有質』呢?『質』比較重要,還是『量』比較重要呢?

  在撰寫這篇文章前,我詢問過不少人,這些人幾乎給我的答案都是,『先有質才有量,質比量重要。』
  不過,經過我思考和查證之後,這答案顯然是錯誤的,正確的說法應該是『先有量才有質,質是比量重要。但是,沒有量便無法產生質。』看到這樣的回答,相信又有不少人產生了疑惑......
不過,我覺得這應該是比較正確的說法,為什麼?

  對,一般人總是會回答『先有質才有量』。可是各位有沒有想過一個很簡單的問題,「沒有『量』哪來的『質』呢??」


  比方說「世界首富」,這裡說的就是一個「質」,是一個關於質的問題,但是今天如果全世界只有他一個,那怎麼會知道他到底富不富?
  世界首富,也是經由與全世界的人口下去做比較,之後評比出來,他是全世界最富有的,所以才封給他這個稱號。

如果還不懂,那我在用另外一個案例來說明:
  假使我說一本書是爛書,它就是爛書嗎??如果不是因為我看了大量的書籍,經由互相比較,才能產生這個結果,那我能說那本書爛嗎??
  無從比較的話,或許我會認為那是一本好書也說不定,可是就是因為我靠大量閱讀的關係,讓我發覺到,原來那本書的內容竟然是這般膚淺,所以才評定為是爛書。
  可是今天如果有人他並沒有經過像我這樣大量閱讀,他只是很單純的只翻閱完這一本書,他顯然不知這本書到底爛在哪裡,當然他也不知道這本書到底好在哪裡,他大有可能打從心裡很主觀的認定這是一本好書也說不定。

好與壞,就是一個「質」的問題,但是評定好、壞需要的卻是「量」。

  就像科技一樣,日新月異的進化,可是在當下,我們可能認為這技術是最好的,可是這項技術好在那裡呢?
  也是因為有著過去龐大的舊技術做基礎,這些基礎就等於是量,所以我們才能在現今的世界裡,發現當下技術的好。但是,在當下最好的技術,也有可能在未來是最差的技術。
  這就令我想起一件事情,記得這是在專科某位教授在課堂上對班上說,那是一個力學課程,當時是第一次上課,那位教授就很挑明的說:「現在給各位上的這課程,是一個很過時的課程,但是這課程卻是基礎中的基礎,就算你學全了,它也只能算很簡單的東西,而且一定要是方方正正的物體,像掛勾、手把那些有圓弧、不規則形的它也沒法算出來,任憑你算到世界末日,也只會徒勞無功。不過,你們要不要學,我只能說,當然你還是要學,因為它是基礎中的基礎,這個都學不會,你也無法在向上學習。」

這就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。到此各位還是認為『先有質才有量』是正確的嗎??






如果『質與量』這問題還有任何不清楚的,我想請各位看看這張照片後,應該就更能明白吧!

仔細想想這橋段出現對白,相信不難想像到「質與量」這問題中的真正含意吧!


PS:
  我只能說星爺在電影中的對白力量真的是太強大了......










後記:

  不知是不是我敘述的不太好,還是有不少人打從心底的認為「先質後量」,更有人說這是一個「雞生蛋、蛋生雞」的問題。
  不過事實上,這個答案只會有一個而已,這顯然不是「雞生蛋、蛋生雞」那種沒有結果的邏輯問題。所以在發完本文後,我又開始思考另外一個詮釋的案例:
  就好比101大樓一樣,我們都知道在最頂樓看夜景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。這時候問題就來了,高低就是一個「質」的問題,最頂樓就是這建築物最高處,一樓就是最低處。可是我們在蓋101大樓時,我們還是需要從第一層樓開始蓋起,相信各位應該都聽過一句話,「萬丈高樓平地起」。
  如果我們想在第101樓上看夜景,那也是因為下面有1至100樓的存在 ,不然我們也是無法欣賞到美麗的夜景。畢竟在這個世界上,我們還沒法做出一個懸空的101層樓吧!那接下來就很簡單了,如果我們要砌出那第101層樓,那就需要底下的1至100樓作為基礎,那這100層樓就是一個「量」。
都已經說成這樣了,如果還是無法明白.....那我也沒法度摟~~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平凡舍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7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