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西漢演義


淮陰如此用兵,不惟項羽怕,連漢王也怕。


  提到中國歷史,漢代這段,大概是最不能被排除的一段。談起漢代歷史,就不能不談劉邦這號人物。漢高祖劉邦,是完全出自於是平民,可說完全是一位平民皇帝,後人封他為流氓天子。相信對後世的帝皇來說,應該是沒人敢稱頌自己的功業大過劉邦。


  不過說到歷史,過往我對中國歷史還真是茫茫無頭緒,記得以前學生時代讀的歷史,簡直一塌糊塗,當時光背那些朝代先後順序,就搞得我昏頭轉向。直到日後開始閱讀時,才慢慢弄懂哪個朝代先哪個朝代後,哪個朝代有誰,哪個朝代是誰。

  說到秦末漢初這段,也就是「楚漢相爭」這段歷史,我想大家也都不陌生才是。電影電視劇不知翻拍了多少次,題材不知被亂改多少次,衍生作品更不在少數。不過電影、電視劇拍的劇情,總是會讓人茫茫然,對這段歷史或多或少會有混亂感,其實這是可以理解的。

  過往我曾讀過秦崩一書,當時實在大為震驚,導正了許多錯誤的認知,楚漢相爭,項羽之所以輸給劉邦,那也是合情合理,可以說根本是應該的。


  因為項羽太年輕了。每每看電視劇或者是電影,導演為了吸引觀眾的目光,總是會找一些帥哥美女來演,一演全完了。導致我們全被誤導,記得從以前每每見到楚漢相爭的戲碼,我都以為劉邦和項羽是同輩的人,縱使有差距,那也應該是五歲之內的事情。可事實上,翻開歷史就知道,高祖劉邦只晚秦皇贏政3年,所以高祖和秦皇才算同輩人,反而霸王項羽不過是個小孩子,畢竟劉邦和項羽相差24歲。

  不過真要算的話,項羽和贏政兩人的成長過程是比較相近的,秦皇13歲繼位,項羽24歲起義叛秦。不過兩人都是憑藉著「家底雄厚」,不像劉邦純粹只靠當亭長時的一幫兄弟打天下。所以項羽24起義時,劉邦算算也48了,楚漢相爭會輸,和活著的歲數實在有莫大關係。


多活24年絕不是白活的,

這是一個對身心的修持,和對世界的閱歷差距。


  回到《西漢演義》這書,作者甄偉,成書大約在明末。看起來寫作方式應該有借鏡《三國演義》的風格,畢竟三國是元末明初產的,而這西漢演義是明末,身為文人的作者應該也有讀過三國才是。雖然他沒有用像羅貫中那樣為了吸引讀者眼球的寫法,但他卻用冷峻的眼光,客觀的角度撰寫這書,算是終於史料的著作。

  按到現在還看,可以說就是把史料做著白話,把漢代的史料,做個白話詮釋,讓當代的人們能看的容易些。只是又時隔久遠之後的我們,雖說是已經做了白話處理,但對不太熟悉長篇大論的人來說,應該還是不夠白話...


  說來,在三國演義中,諸葛武侯可真是出盡鋒頭,作為三國的靈魂人物來看,絕不為過。而在這西漢演義中,靈魂人物莫過於淮陰侯韓信是也,除此之外,無人能出其右。雖說這樣說會不會太過誇張?

  其實一點都不會,剖析整個楚漢相爭的勢力分布來看漢陣營旗下能人輩出,反觀楚陣營旗下只范增一人,要不輸也難。不過就范增一人,其實這人也算是非常人也,每每總是抓住漢的先機,先下手為強,好在楚旗下一堆擁漢人士,像陳平、項伯。陳平就算了,但說到項伯,只能說項羽身旁有這叔父,要贏也難,自己的叔父都窩裡反了,還需要爭什麼?


  但光這些還不足以成為致命因素,主要算算還是在於邦與羽兩人對人生的閱歷差距有關,像項羽一不高興,坑殺了秦降兵20萬人,這主要還是在於項羽太過年輕,剛好生在血氣方剛的時候起義,凡事只想逞兇鬥狠所造成的悲劇。

  反觀劉邦,對事情就比較寬容,畢竟24年的歲月不是空白的,他血氣方剛的時候早已過了,起義之後反而是性格沉穩內斂的時候,面對事情發展即使不是自己內心真實意願,但經身旁人一說,還是能毫不猶豫的馬上採納。


  對照現在的社會,48歲的歲數,在社會中大多會到了管理階層,社會的中流砥柱。對於事情的處理態度,當然不可能如年少那樣意氣用事,而身旁的蕭何,也只比邦小一歲,莫說身旁的其他人,皆是出於他在沛縣當亭長時有往來的政要官員。這夥人憑著管理該縣的經驗,忽然之間起義爭天下,到後來開創漢朝盛世的基業,也起了一定的作用。


  不過讀完該書,一查歷史,終於發現,楚漢相爭,和項羽對陣的勁敵其實不是劉邦,畢竟劉邦以老,和年輕力壯的項羽,是不可能在陣上交鋒的,劉邦運用的是整個集團的勢力,而不是像項羽那樣血氣方剛的青年,每每出陣就要找主將單挑。

  查歷史後,我發現,原來項羽的勁敵是韓信。韓信只小項羽1歲,如此來看,一切就很剛好,同是兩個血氣方剛的青年,領著兩幫人馬,在中國這廣大領土上大殺特殺。這麼推敲,那項羽應該不致於輸的太慘,因為韓信和項羽兩人相差無幾,那他為什麼還是輸?


  如果說讀完的感覺,我覺得項羽還是輸在「書」這上頭,不要說讀書不好,你看項羽就是輸在這裡。讀完的感覺,我覺得項羽應該是沒讀多少書,並不是說他沒讀書,沒學問,而是他沒讀通,雖說是天生的戰將,對壘所憑藉著是武勇,可卻有欠謀略。

  和韓信軍事訓練調度上相比,那可真是小巫見大巫。沒讀這書,我從不知道韓信在小小年紀便精通易經,還是個高手呢。看看九里山十面埋伏的布局:


  「韓信按《周易》佈陣:乾為天,令王陵管之,引副將十六員,大兵四萬五千,旗幟六十四面,在西北方埋伏;坎為水,令大將盧綰管之,引副將十六員,大軍四萬五千,旗幟六十四面,在正北方埋伏;艮為山,令大將曹參管之,照前引軍在東北方埋伏;震為雷,令大將英布管之,照前引軍在正東方埋伏;巽為風,令大將彭越管之,照前引軍在東南方埋伏;離為火,令周勃管之,照前引軍在正南方埋伏;坤為地,令張耳管之,照前引軍在西南方埋伏;兌為澤,令臧荼管之,照前引軍在正西方埋伏。」

  「前布八卦,後設五行,左輔右弼,各有方向。夏侯嬰領兵十萬,隨漢王后為應接之兵;子房領兵十萬,在左掖為防護使;陳平領兵十萬,在右掖為救應;使孔熙、陳賀領兵二萬,為羽翼;呂馬通、呂況,領兵二萬,為日月;靳歙領兵一萬二千,副將十二員,為十二方位;柴武領兵二萬八千,副將二十八員,為二十八宿;大將任敖領軍二萬五千,看守漢王大營;劉澤領軍三千,在雞鳴山虛張旗幟,遙為之勢;劉交領兵五千,巡哨後軍;薄昭、孫可懷、高起、張倉、戚思等,各領兵一千,四邊催督人馬前進;陳豨、陸賈、傅寬、吳芮等,各領軍五千,從小路在徐州左近,待楚兵空壁出城,即乘勢入城,捉住霸王宮眷,安撫百姓,勿得擅自搶虜,四門拔楚幟,盡立漢幟;灌嬰佯敗,引霸王入會垓;待霸王敗後,中郎騎將楊喜,與五軍都尉楊武,左軍司馬王翼,右軍司馬呂勝,在烏江左右埋伏。諸將隨韓信擺成陣勢,各有方向,俱已完備。」

 

  有王陵等近前曰:“元帥一向操練人馬,佈置軍陣,某等俱已明白。但今九裡山去沛縣一百八十裡,此時楚兵五十萬,四方安下營寨,元帥欲令某等去九裡山埋伏,不知從何路而去?在何處埋伏?不知元帥在何處對敵?主上在何處引戰?請問其詳,以決群疑。”信曰:“某未來此處,與楚交兵,預先數四差人踏看地方,細訪埋伏處所,然後分調諸君,各守方位,如不知去路,何以取勝?九里山在徐州城北,離城九里遠。項王被左車詐誘來沛縣。心甚懊悔,今與吾戰,一敗之後,決奔彭城。吾因算定此山,極好埋伏,不待霸王進城,就令諸君布此陣勢,將項王圍困在內。四邊皆是漢兵,使項王進無所往,退無所守,決欲過大江,以求救應。

  「某又遣四大將在烏江埋伏,項王亦難渡江,此處定然擒獲成功。諸路人馬可往西而行,從固陵北路沿黃河岸邊,從歸德郡繞虞城縣二百里,倒轉入彭城九裡山。此山舊名九嶷山,相連有四座山,城東北有雞鳴山,城西有楚王山,城北有聖女山,周回有二百里。項王到彭城,見城上有漢兵旗幟,決不敢近城,卻從北走。諸君人馬四合而來,豈能出此重圍?某已算定方向,然後敢誘楚兵至此,使往回勞苦,再無軍需,所以為必勝之說也。”王陵等拜伏在地曰:“元帥神機妙算,古今罕有也!


後始官有詩曰:

「運算決策欺孫武,輔漢星劉勝管吳。十面奇功摧楚滅,山河萬里壯皇圖。」


  不過可惜的是,韓信還是太年輕了,不懂得官場文化,最後還是被高祖坑殺,也在於他太年輕了,莽撞壞事。令一最可惜之人莫過於項羽身旁的謀士范增,此人得道,也看得懂真主,卻還是執迷不誤,硬要把假扶正,最終死在半路上,尤為可惜...總之這書並不輸其它大作,有興趣者,可一讀究竟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平凡舍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