砂之器.jpg  (圖片引用自博客來)

 

揭開重重疑雲的同時,人性的卑微可憫與現實的無常悲涼,交織成一部不可解的宿命樂章!

 

  說起這書有許多人都應該非常熟悉才是,對於認識松本清張這位大師級的作家,我想大多讀者應該都是由這書入手較多才是。

  該如何說起這位作家,我是由他的自傳《半生記》開始,是因為讀了這傳記後,才開始產生濃厚興趣的,其後藉著圖書館的便利性,進而閱讀《點與線》、《眼之壁》,以及《零的焦點》和這本《砂之器》。這麼一路讀下來,倒是可以發現大師的成長過程,故事越來越流暢不說外,結構也越來越紮實。

 

  記得在《點與線》中,只是利用列車與列車的時刻間隙犯案,由列車與列車之間的時間差製造不在場證明,也同時犯下殺人事件,雖然這故事設定的非常巧妙,不過整個故事讀下來,也就這點被視為這書的唯一賣點,但讀完雖然感覺單調些,這樣說或許有點過分些,不過故事倒是非常精采,至少目前我根本寫不出來。依照那個年代的社會,用這樣的殺人手法實在還蠻令人費解的,畢竟這麼精密的計算,簡直可以說是非常麻煩。

  其後在《眼之壁》,故事結構與場景得到了一個昇華,更有擴大的跡象,由單純的列車時間差,意外的多了敲詐的手法,還有政黨籌措資金的事件,我想這應該也是反映出當時的社會,或許在這故事的那年代,日本剛好有類似的時事發生吧。

  接下來在《零的焦點》,充分的刻劃著男女之間對婚姻的看法,還有對婚姻的認知程度,這故事極具的在刻劃經由相親短暫的認識後,進而結婚的關係,未來該如何相處,就在雙方初步有這樣認知時,丈夫卻突然失蹤了。讓還沒來得及去了解丈夫的妻子不知所措,對未來只有茫然,但最後還是選擇堅強的面對,這故事可看出松本大師對於男女雙方感情的描述極為細膩。

 

  而在我看來《砂之器》又更進一步的昇華,可以說擷取了過往作品的精華,進而都融入這故事當中,場景也持續的擴大,雖說前三部都有吸引人的焦點,但到這裡卻也出現前三部的橋段,經過巧妙的融入其中,只能說這作品不論劇情或者人物實在都非常吸引人,故事更為精采。

  記得當時在04年台灣播出這部的電視劇,即使沒欣賞過,那時媒體版面幾乎被宣傳給淹沒,甚至是連工作時,也有不少朋友在觀賞這部電視劇,不過宣傳太頻繁,讓我感到厭惡,當初也沒想過,這是松本大師的作品,畢竟當初閱讀才剛起步,根本不懂得欣賞這類的文學作品,以致今日才開始學著欣賞。

 

  故事敘述在1971年的某夜,一名男子被殺害並陳屍於日本國有鐵道蒲田站的編組場。被害者身份不明,像被鈍器擊打頭部導致前頭蓋骨凹陷致死。為了緝凶警方開始展開搜查行動,結果卻因線索渺茫。

  或許應該說是當時的科技並沒有像今日這般進步,有很多資訊沒有電腦化,所以警方只能靠人力搜查,而這位身分不明的男子依然不明,讓案情陷入膠著狀態。而在松本大師的所有推理作品中,總是有位為了緝凶捨身追查的人,這人便是身為刑警的今西榮太郎,他一直毫不放棄的追查,直到找出兇手為止。

 

   在閱讀的過程,我跟著刑警今西榮太郎的腳步,不經在想,如果我是他,會不會也這樣堅持下去?那種搜查行動,多麼繁瑣,不只跑了好幾個地點,浪費了許多的時間,甚至是還要自掏腰包的搜查,光上述的幾點,就讓我想放棄了。

  光這就很難以想像,搞不好是在案情陷入膠著時,便和所有人一樣懷抱著鴕鳥心態,得過且過到最後便不了了之,今日的案件確實有不少就是如此,但看著今西榮太郎憑藉著堅忍不拔的意志,貫穿了整篇故事,甚至在最後還讓給新人逮捕兇嫌,這樣的性格不經讓我深受感動,我想松本大師也間接塑造了今西榮太郎的性格,讓他帶動了整個故事,讓整個故事也鮮活了起來。

 

  曾經我讀過一篇文章,裡面提到,故事內容可以很平凡,但只要有鮮活的角色,那就能讓故事整個活了起來,我想松本確實也做到了,而且他的故事確實也不平凡,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境界,我目前自嘆不如。但他確實把主角塑造的非常有個性。

  老實說最讓我意外的是,整個故事的場景,和人物的牽動,如果真要說的話,這絕對是一個大場景的故事(畢竟都拍成電視劇,可想而知),有別於像我們所熟悉的名偵探系列的類似故事,那些故事都有特定主角,讀起來都能讓讀者一目了然,故事流暢就是伴隨在偵探與兇手間的互動,其他配角就比較隨意。

  然而在松本大師這部中,可以真實的感受到場景之多,人物與人物的牽動也很複雜,雖然故事中負責破案的人與兇手就是兩位而已,但伴隨著這兩位的互動,卻牽扯出更多的人物糾纏,這倒是讓我難以預料的。

 

  而這故事的精華就在於作者所刻劃的「人性」,他非常細膩的勾勒出一個艱苦少年,為了想出人頭地多麼的奮鬥努力,到最後終於有機會在世人面前發光時,這本該是讓人稱讚的一件事情。然而卻在快要成功之際,出現了一位他意料之外的人物,導致他忽然不知所措,害怕過往付出的努力都化為泡影幻滅掉,於是狠心的痛下殺手。這倒是蠻令人唏噓。

  這本該是一個多麼單純的事件,卻能牽扯出這麼繁瑣的內容,讓刑警疲於奔命的追查、緝凶。而兇手在其後為了掩蓋事實,又不得不多殺害了幾個人,殺人手法也頗耐人尋味的,在那個年代竟然就有這樣豐富的知識,這也是讓我對作者敬佩之處。

 

  所以松本張清在日本受到大眾喜愛,也頗理所當然的,甚至是那樣的影響力,融入了整個社會,更可以說他用故事喚醒了暗藏在社會的小市民最卑微的心聲,引起廣大人民心中的痛,喚醒讀者內心的共鳴。有機會讀讀或許也能感受到故事的生命力唷!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平凡舍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