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久前一位朋友忽然稍來一封簡訊,「有空聽我抱怨一下嗎?」剎那間我卻只感到無盡的悲哀。
心中忽然浮現一個想法,「為什麼人每每在遭遇挫折時,心中竟然不是自己站起來,而是期望旁人來安慰自己?」
我無法論定這行為是好是壞,但我相信遇到挫折時,第一個念頭便浮現這想法的人,在寫實的社會中,是會很難生存下去的......



  於是接下來當然就是開始聽他發洩情緒,雖然我不是很明白這樣的人,在遇到挫折、心情不好時,就希望找個垃圾桶傾訴、抱怨一番,最後得到安慰的人或許會很高興,但這種人無疑也是一個自私的人。因為習慣要人安慰的人,便是喜歡把不好的情緒倒給他人之人,看多自私阿!!

為什麼高興的時候不來分享於你呢?
(比方發薪日,把一半的薪水分送給你.......)

  或許是在網上的關係,所以個人比較無所謂,反正只是打開MSN放在那看他打一堆文字罷了。如果要我接電話聽人抱怨,事實上,我是辦不到的。曾經專科有位好友失戀了,來電哭喪著訴苦,一接到電話的我隨即敷衍兩三句,便掛電話關機。

  因為自己心情不好,便想找個人發洩,企圖把自己不好的情緒丟給別人之人,可有想過,接受情緒之人是會怎樣的情形?
  不過我可以知道,我在聽完這些不好的事情,縱使當時很快樂,還是不免會稍微減損自身愉快的心情,如果恰巧當時個人心情也不是很好,那可就真的是糟糕了。所以我一定會當機立斷的結束對方的抱怨。如果會因此而失去朋友,那我也在所不惜。

  很多人都認為,朋友有難就要幫忙,要想辦法讓他站起來,或者是要去安慰他,這是朋友應盡的義務。不過,我相信最後的結果大概會成為,兩個悲哀的人相互抱怨,互相訴苦,之後更有可能相互怨天尤人。

這樣的下場真的好嗎?

  恰巧這位朋友述說工作遇到瓶頸的事情,說自己在工作上遭遇極大的壓力,又開始詢問我工作如何,是不是也和他一樣。當時我也感到蠻好笑的,於是我回覆他,「如果感到工作不滿意,那就辭職吧!」之後得到一個很好笑的答案,「我這不是在撐。只是有時候真的會想發洩一下麻~~」看,這回答還真是矛盾阿!!



  恰巧令我想起過往的一段回憶,一位朋友A當時和同事B兩人在網上閒聊,之後B常常拿女友的問題去詢問A,之後又繼續便開始抱怨,為什麼女人這麼麻煩,要這個給她這個,她又不要,於是時常發生爭吵。
  於是A開始用隱藏的狀態登入,有一天忽然敲我,詢問我為什麼會這樣,聽那同事B抱怨到最後,連我自己都心情不好。於是我回A說:「那你就直接對他,和你女友分手吧!」之後A隔天就真的說了。
  當然可想而知的,同事B又很迂迴的回答,「這怎麼行,只是小情侶吵架而已,哪可以這樣就說分手,她也是有好的一面,我還是很愛她。」聽A轉述,我聽得哈哈大笑。之後同事B反而怪罪A,是不是見他們太幸福了,所以口出惡言,希望他們分手。

注意!!
人的情緒在沸騰時,所表現出的行為模式會是一樣的,無一例外。


  回到正題,「在遭遇挫折時,還期望有人來安慰你嗎?」
  與其說是期望,不如說是奢望還來的貼切些。於是這位朋友對我說:「我不知道你有沒有壓力,不清楚你的工作性質。」
  但,回過頭來仔細想想,這世上真有『沒有壓力』的工作嗎?每天閒閒的領高薪,或許真的有吧!可是很不巧我卻從來沒遇過,大概是我運氣極差無比,所以我只能摸摸鼻子,低頭繼續工作。縱使是理財投資,一樣也是一個壓力,不相信你可以嘗試看看。

  曾經聽我的老闆說過一句話,「請他來就是要來磨練的,不然我花錢請他來享受的嗎?」在商言商,站在老闆的立場,不能說這是錯的,畢竟一家私人企業老闆最大,雖然一些老闆會拿出「公司是大家持有的」的說詞,但顯然也只是個屁話罷了,與其說這種屁話,我相信公司還是老闆的。每一分錢都是他出錢創立的,他是絕對有資格這樣說。
(事實上,股份有限公司是屬於股東的,但私人企業最大的股東即是老闆自己,所以無疑還是他最大。)

  如果在職場上遭遇挫折,第一念頭便想到尋求安慰。我相信這種人很弱,不只弱,是根本毫無用處可言,想得到成長更是毫不需要考慮,或許可能的狀況是,成功激勵派言論聽太多,簡單說就是中毒很深。是要不斷的得到鼓勵,不斷的受到關懷,不斷的給予肯定,才會有往前的動力。

但事實上,
成功激勵派就像是毒品一樣,聽的愈多,信仰愈深,傷害便愈大。

  如果真的在職場上遭遇挫折,第一時間我想絕對不是尋求安慰,有這樣的念頭就早點拋棄吧!!接下來只有兩條路能走:一是「辭職」,二是「咬緊牙關撐過去」。
  不過話說回來,一有挫折即選擇辭去之人,我想他一輩子也無法找到他自認為理想的工作。工作是有很多,但絕對無法盡如人意,可想而知的,再怎麼換,再怎麼找,相信也很難盡如他意。當時記得他說:「有時候就是會心情不好阿!」

  可是,心情不好就不好,工作還是要繼續下去,難道心情不好就可以提出,『今天心情不好,請準假』的理由嗎?
  我是不知道。不過我相信也沒多少人敢這樣做,除非他真的不在乎這份工作。但,換另一個角度想,「心情不好,就不需要吃飯嗎?」如果一個月三十天,你就這麼心情不好個三十天,不吃不喝三十天,你能活嗎?



  這時候,他說了一段話,「這當然知道啊!不過你安慰我、聽我說話一下,你會吃虧嗎?」不知道各位怎麼想,但我相信是會吃虧的。我不想拿出那句『吃虧就是佔便宜』的經典對白,來說服自己,來合理化自己這樣的行為。

給人安慰,聽人抱怨,無疑就是浪費自己寶貴的時間。

  這點是很明確的,華人文化最悲慘的地方就是沒有『個人』,一切以『他人』為主。別人可以隨便的侵犯你的自由,耗損你的資源,但你都不可以拒絕,不然會被貼上『不近人情』四個字。這說實在的,是一個很奇怪,也是一個很可悲的文化。因為怕得罪人,怕失去對方,所以就必須忍氣吞聲的接受。
  曾經我在翻閱大前研一的書中見到一段是這樣說的,歐美文化是有個人的,去美國讀書時,忽然有件急事要找同學,結果同學當時在讀書,於是毅然的打斷他將要述說的事情,並用手示意他離去。當時他認為外國人怎麼這麼不講情面,就真有事才會找他,之後隨著文化慢慢融合後,他才理解到,原來是自己打擾了他人的自由時間。但,這情形如果發生在台灣呢?



遇到挫折時,
當下就想要得到別人的安慰,那下次再遇到挫折時呢?

  是不是又便想起上一次安慰的對象,如果當時對方很忙碌,你忽然又硬闖去要對方來安慰你,如果對方就真的很忙沒辦法,你是不是要說,「這個人怎麼這麼沒有人情,連這一點小忙都不幫。」於是就從此懷恨在心,心深怨恨。那事實上,真正的罪魁禍首是誰呢?
  又如果,遇到挫折時,想找人安慰,恰巧身旁每個人都消失了,只剩下受挫的你而已,那試問你該怎麼辦?難道一輩子就不想起來,就打算蹲在那暗自哭泣,停在那等待有緣人來安慰,你才肯起來繼續走下去嗎?

  知不知道什麼叫做慣性』。喜歡尋求他人安慰的人,也會演變成一種習慣性的行為。因為太習慣了,於是每當遇到挫折時,第一念頭隨即想起『尋求他人慰藉』。我只知道,那是一種失敗者的想法。








我只是想說,
如果真有他媽多的時間,多到還能四處尋求他人慰藉的話。
就更該打起精神,咬緊牙關的讓自己站起來!!
讓自己能憑自身的力量繼續走下去,踏出一條活路......

最好懷抱著,

『殺神』的決心,拼出一條血路!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平凡舍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