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師父領進門,修行在個人」,最重要的還是要勤練習,才會「越寫,越聰明」。

(圖片引用自博客來)
   本書是曾任麥肯錫的首位女顧問所著,但是看完本書並不代表就會寫作,就像本文開頭一般,寫作是需要持續進行的,而本書所教導的重點,在於企業相關的寫作,如專案探討、或是簡報方面。書中主要分為四個部分撰寫:寫作的邏輯、思考的邏輯、解決問題的邏輯、簡報的邏輯。
  當然一篇文章的好與壞,書中指出是分別受到「寫作風格」與「結構」的影響。關於這點我想並沒有錯,每個人的成長環境都有極大的差異,行為習慣也都不同,縱使是同一天出生的人,也不一定會是一樣的個性一樣的風格,生活態度也應該有差異,那這麼所寫的文章就有差異。
  而人們在試圖體現情境-衝突-問題(S-L-Q)的基本結構所表現的故事時,寫作風格方面可能有許多變化(邏輯主導)。其中的情境-衝突-問題(S-L-Q)的基本結構,就是本書的重點『金字塔原理』,由此一基本原理延伸到無限的視野,當然重點還是要自己努力的寫用力的寫,不然就算是在好的老師教導,寫作依然不會有任何進步。就像在下的網誌一樣,一開始寫得確實不受青睞,其中的辭彙也沒幾樣,絕大原因當然是個人思想領域的狹窄,導致無法把心中想表達的情境化為文字,這點個人非常有自知自明,不過隨著大量閱讀過後,思想領域會有絕大的改變。之後這裡就像現在這樣摟~~
  當然書中也提到一點,演繹推論似乎是大腦思考時慣用的思考模式,可能是因為這個方法比歸納推論更容易建構。其中的演繹推論法也是一般人最常使用的,包括在下也是如此,循序漸進思考下一步法展。不過我個人認為如果是在處理企業問題,演繹推論就沒有多大意義,畢竟重點在找出問題後解決問題,那這時思考的方法應該是歸納推論。
而書中提到大腦在進行邏輯分析只會執行以下三種分析活動:
1.大腦可以決定某項結果的成因(時間順序)
2.大腦可以化整為零(結構順序)
3.大腦可以將同類事物歸為一組(程序順序)

(以上三點如不了解的請自行翻閱書籍,因為內容攏長解釋非一言兩語可以結束的。)
  而寫作最大的問題,就是要清楚明白的呈現,當然要想把任何事寫清楚書中提供兩個步驟:首先決定你想要說明的論點,然後把它化為文字。一旦你已經完成你的金字塔結構,而且重複檢查你所分類的論點,你確實知道想要提出的論點。你也知道你想討論它們的順序。剩下來的就是你如何把它們化為文字。
最後在下節錄書中一段話,個人認為是寫作最重要的一件事情。


威廉.明托教授的話,他生活在一個叫悠閒的時代:
  在寫作方面,你就像是一位指揮官,正在經由只容一人通過的戰壕部署你的軍隊;而你的讀者在接收到部隊後,必須進行整對和重建他們。不論主題的內容牽涉多廣或是多複雜,它都只能以這種方式溝通。然後,你可以明白我們對於提供讀者的文字內容,在順序和安排上負有多大的責任-那也就是除了在措辭方面必須和安排得體和引起讀者好奇心之外,以前的修辭學者嚴格要求我們必須對重視我們文章的讀者,在文字內容的順序核安排上負起責任。

如果有興趣的請自行翻閱原書,基本上讀完本書對寫作還是有非常大的效用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平凡舍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